恃权之祸、蜕化之悔、任性之乱、“圈”套之缚、侥幸之害、家风之痛—— 《警钟2022》直揭腐败“六宗罪”
“表面上看只是对个别案件的处理,实则是特权思想作祟。”这是武陵区政府原党组成员、副区长,市公安局武陵分局原党委书记、局长陈有万在忏悔书中写下的深刻反省,给警示教育片观众带来深刻警醒。
2月3日,在市第八届纪委第三次全会主会场及各分会场,播放了警示教育片《警钟2022》。片中第一个出场的是陈有万,他长期担任公安机关“一把手”,逐渐滋生特权思想,从在张君大案中作出突出贡献被评为“忠诚卫士”,逐渐堕落为一名徇私枉法、输送利益、经商牟利的腐败分子。
“参加项目招投标的其他公司,听说陈有万的公司在里面,一般就不参加了,因为知道自己中不了标。”片中,市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干部杨添顺表示,陈有万这种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行为,破坏了法制的权威和统一,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。
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,决定了特权在党内绝不允许有容身之地。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三强调,要坚决反对特权。陈有万滥权妄为,带来的正是许多腐败分子所共有的恃权之祸,必须严查重处。
腐败祸患无穷,《警钟2022》还直揭了另外几名严重违纪违法干部所代表的蜕化之悔、任性之乱、“圈”套之缚、侥幸之害、家风之痛。
作风问题往往导致腐败,片中落马官员底线失守,大多是从收红包礼金开始的。市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、董事长李大卫,刚参加工作时任劳任怨,面对企业困境迎难而上,得到领导同事一致好评。但事业的成功并没有带来他思想的坚定。担任国企主要负责人后,李大卫的理想信念逐渐动摇,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悄无声息滋长,思想、行为不知不觉蜕化。他想方设法帮助所谓的“朋友”承揽工程项目,专门用一个小账本,事无巨细地记录了收钱收物数额和请托办理情况。
“李大卫从大吃大喝,到收受红包,再到涉嫌受贿,体现了由风变腐、风腐一体的典型特点。”市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副主任钟宪沛介绍,风腐一体问题多发于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,多发于关键岗位。一些干部身上存在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,使之成为不法商人的围猎目标,最终滑向犯罪深渊。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党员干部尤其要有规矩意识。于承津,澧县市场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、主任、县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。他作为“一把手”毫无组织观念、规矩意识,任性妄为。2015年的一天上午,澧县市场服务中心党委集体研究年底绩效发放事宜,形成了方案。可到了下午在二层骨干会上宣布时,于承津竟然当场否决。除了侵吞单位公款和涉嫌受贿外,他违反县政府规定向职工集资,最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。
“如果让我重新来一遍的话,肯定要敬畏法律,要讲规矩,不能乱来。”于承津悔之晚矣。
除了独自闷声搞贪腐的,警示教育片中也有朋友、亲人“齐上阵”的。
原市社会劳动保险处个人账户管理科科长贾小明,武陵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股原股长熊承德,是一对好友。他们只顾江湖义气,不顾纪律规矩,大肆利用管理漏洞,违规帮助他人办理病退等手续,骗取社保退休金,从中收受贿赂。他们的朋友圈,异化成了“违规圈”“腐败链”。最终,被锁进这条“腐败链”的,除了贾小明和熊承德,还有多名医生、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和众多请托人。
有人搞贪腐坑了朋友,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原党委委员、副政委翦定国则是坑了亲人。他家风不正,伙同妻儿长期“提篮子”“打牌子”,涉嫌受贿上千万元。如今,一家三口都已失去自由。
“我在这里流了好多次眼泪,有几次都是因为我的孙子。因为我的错误、我所犯的罪,导致这个家庭破裂,我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基本资格,我失去了做爷爷的基本资格。”翦定国说完痛哭流涕。
心存侥幸,是腐败分子的共同特点。常德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谢志坚,就是典型。他2009年出任国企主要负责人后初心尽失,开始以权谋私。市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干部梅惠铭介绍,谢志坚把受贿对象限制在几个熟人之内,自以为藏得很深,侥幸心理不断滋长,从不正视自己的问题。他涉嫌受贿的数额中,有多半是约定退休后兑现,但终究难逃法网。
心存侥幸终不幸,片中那些憔悴的容颜、花白的头发和撕心裂肺的忏悔,都无法弥补腐败分子给党、给人民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。
2022年,市纪委监委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,全市共立案1560件,给予党纪处分1358人,政务处分247人,组织处理72人,移送司法机关44人。《警钟2022》片中的腐败“六宗罪”,揭露的正是去年案件中的主要贪腐形式。这些鲜活案例,成为屏幕前与会人员的震撼教材,大家纷纷表示,沉痛的教训值得所有党员干部高度警惕、认真反思、悉心防范。
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,新的一年,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,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,永远吹冲锋号,把严的基调、严的措施、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